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健康科普

【健康科普】孩子为什么总在晚上发烧呢?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4-08 11:23:26

      很多家长会问,孩子通常白天不怎么烧,为啥一到傍晚或晚上,就烧得很猛;有时候白天烧都退了,一到晚上又烧起来,很焦虑又无奈。

      相对比白天,人体晚上本来体温就更容易升高,这跟我们免疫系统、体温的昼夜节律等原因有关,婴幼儿也是如此。

      一、免疫系统在晚上更活跃,更容易出现发烧

      人体的多种激素分泌都存在昼夜变化,皮质醇是一种由肾上腺产生的激素,能调节血糖水平、新陈代谢和血压,同时有助于免疫系统正常运作并减少炎症。

      白天皮质醇在血液里分泌增多,它能减缓免疫系统的工作,帮助人体将更多的能量和关注点放在应对外界环境的挑战上。皮质醇是一种糖皮质激素,由肾上腺皮质所分泌,对人体的糖、蛋白质、脂肪代谢、抗炎、抗压以及免疫反应等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。

      血清皮质醇正常参考范围:早晨8点:170-440nmol/L;下午4点:60-250nmol/L;午夜2点:55-165nmol/L。

      到了晚上皮质醇分泌较少,免疫系统开始活跃,体内的免疫细胞很容易检测到体内感染的病毒、细菌等,从而引发感染症状,比如发烧等。

      皮质醇一般在醒后半小时升到一天中最高,而后下降到午夜时最低。

      二、体温在傍晚或晚上会自然升高,导致发烧在晚上更容易被发现

      1.人体的体温在一天之中是不停波动的,婴幼儿也是如此,通常清晨和上午体温会低一些,下午和傍晚体温升高,最多可以相差 1 ℃ 左右。孩子很有可能早晨量的还是 37.0 ℃,傍晚就发现已经 38.0 ℃,看起来像是晚上发烧。

      2.此外,孩子白天会因为各种吃喝玩乐的事情转移注意力,从而忽略到轻微的不适,表现出精神状态不错,这时候,家长往往不会关注从而忽略孩子的发烧症状。

      3.而到了傍晚或者晚上,孩子活跃了一天,进入安静休息状态,注意力开始聚焦身体的不舒服,呈现不适状态,容易引起家长们的注意,从而显得孩子们都容易傍晚或晚上发烧。

      4.一般腋温≥37.3°C属于发热,对于 < 3 个月的宝宝,只要腋温 ≥ 37.5 °C 或 肛温 ≥ 38°C,建议及时就医,评估病情,不建议在无医嘱的情况下自行给 < 3 月龄的宝宝用任何退热药。

      5.对于有基础病的孩子比如:慢性疾病、惊厥史、呼吸急促、面色苍白、嗜睡、发烧持续时间长,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。

      三、缓解夜间发烧的 2 种护理方式

      1.调节室内温度在 22℃ 左右

      打开空调,让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,这样可以让宝宝不用穿着臃肿的衣服,也不用盖得太厚,注意不要把空调对着宝宝吹。

      2.让宝宝舒适为主,适当增减衣物

      如果孩子手脚冰凉或伴随发抖,可适当增加衣物或哪里凉、盖哪里,注意千万别过度捂热。如果孩子身上有汗,可以在房间没有对流风的情况下,脱掉孩子过多衣物,减少穿盖。